南京一楼盘售楼一律身着全套阿玛尼当工作服上岗,“工作服”价值过万元。照片在网上流传后让网友大为惊讶,有人跟帖:“小心地问一句:他们还招销售人员吗?我想投份简历!” 常言道:“人靠衣装马靠鞍”,员工的着装是企业形象的重要元素。为了展示良好形象,不少公司都专门为员工定制工作服。而一些的店员都穿自己品牌的服装,他们的穿着打扮,也是吸引着不少年轻人求职的原因。名贵“有型”的工作服,是发展趋势还是故弄噱头? 1 买珠还椟 瑞娥(杂志编辑) 南京某楼盘给售楼配置了全套阿玛尼作为工作服,据说一套价值过万元。这件事照例先在网上被热炒,继而纸媒、电视里也传得沸沸扬扬。 有人怀疑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,从传播热度看,如果是炒作,似乎很成功。然而从受众反应看,大多数人持反感态度,这个炒作无疑是失败的。卖楼盘不是炒明星,明星臭名远扬也可以赚大钱;楼盘名声很负面,还不如没有名声。 当然,存在必有其合理性。之所以销售方会想出这种“创意”,或许他们对目标客户有自己的认识。现在确有许多莫名其妙富起来的暴发户,他们还没有当富人的素质准备,就突然有钱了,于是“只买贵的,不买对的”。既然假道士、假和尚都可以轻而易举骗他们掏钱,穿阿玛尼的售楼自然也可以形成一种“气场”,让他们对该楼盘肃然起敬,继而掏钱。 然而时代毕竟在进步,有点经济头脑的富人估计还是比“土老帽”富翁多。只需一丁点财务常识就可以知道,“阿玛尼工作服”属于销售成本的一部分,而销售成本会反映到售价里。一个大手大脚的经销商,肯定是对顾客利益不负责任的商家。羊毛出在羊身上,一个成熟的顾客,不会愿意为浪费自己钱的商家埋单。 至于那些仅仅因为高价工作服,就想去应聘该公司的青年,只能用一个词形容:“幼稚”。既然是工作服,想必是不能穿回家的。许多人穿阿玛尼只是为了虚荣,然而上班时间,即便你浑身珠光宝气,大家也都知道你不过是个售楼,并非富豪千金。阿玛尼变成了工作服,其实也就失去了拔高模糊你社会身份的功能。 另外,对于绝大多数职场中人,薪水、前途才是位的追求。穿阿玛尼工作服,并不一定有高薪。假如行政经理只能穿1000多元的工作服,售楼可以穿阿玛尼,你会选择干什么?如果你选择后者,似乎更应该去当演员。因为当演员,还有机会过过当皇后的瘾呢。 在“阿玛尼工作服”这件事上,只有服装厂家是赢家。 2 早年的工作服 金泰康(退休职工) 说起“工作服”,“并非今日始”而是“当年已有之”. 上世纪80年代,在上海乃至全国,曾掀起过一阵“工作服热”,不论哪种行业,不管哪种工种,只要企业有能力,人人都可分享这项“福利”,其中就不乏要求、追求的。 那时,我在南京路一家很有名的女子服装商店工作,接待过不少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定制工作服的客户。记得当时,我店为人民大会堂制作了多批工作服,一般服务员是衫裙套装,行政人员则一律为毛料西式茄克裙——那时只有出国人员才会穿。每一批任务要经过选料定样、量尺寸、试样子、交货、验收、返修等多道手续,所以有些业务人员、技术工人多次往返于京沪两地。任务完成后,人民大会堂管理局还特地写信来致谢。 随后,全国各地的饭店、宾馆也都闻风而动。那时先后来我店定制工作服的,就有上海的锦江饭店、龙柏宾馆和广州的珠岛宾馆,以及青岛、珠海等地的一些大宾馆,我店的工作人员也是北上南下地为他们精心服务。 但是,到上世纪80年代的后期,工作服定制就开始变质、变味:许多单位不论工作环境是否真正需要,只要有钱或有办法报销的,就作为员工的福利支出——不分级别高低、工种异同,上至经理、主任,下至保安员、杂务工,“人均一袭衣”,而且面料都是呢绒,男式是全套西装,女式是茄克裙(裤)。因为那时一套西装的价格差不多相等于一个月的工资,之前普通职工很少买得起、用得着,因此领到这种工作服,也很少会在上班时穿,多数是在婚嫁喜庆、探亲访友时才穿着,实际上已经失去了“工作服”的意义。 再往后,由于服装花色的多样化,休闲类服装的崛起,企业单位的工资福利制度都有了较大的改革,这种有名无实、福利性质的“工作服”,也就很快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。 3 羊毛出在羊身上 金秀(教师) 邻居小玲是售楼,每天上下班,最弹眼落睛的是一身国际品牌服饰。可小玲说,这套行头只不过是老板统一定制的工作服而已。哼!一身服装价码上万元,还轻描淡写说“而已”呢! 有一次郊外踏青巧遇小玲,大老远就见到她和一帮同事妹在一起。还别说,形象倒是蛮好:远看像走T台的,近看像做公关的,来到眼前方知是卖楼的。 想当年,“劳保”是工作服的代名词,不论男女,不论工种,也不论春夏秋冬,工作服都是统一颜色,统一式样。记得当时参加工作,师徒见面会上,工作服总是必要的道具,老师傅郑重其事,小青年毕恭毕敬,接过工作服,表一番决心是少不了的。当然,激动之余,心里难免嫌工作服傻大粗笨。 改革开放以后,着装的自由度大了,工作服款式也花样翻新。记得学生时代,我还有点灰姑娘情结,很羡慕邻居大姐的新颖工作服,幻想自己穿起来会是什么模样。后来当了一名教师,衣着上便不敢怠慢了,为人师表,不但要为师,也包括修饰好自己的仪容,做到表里如一,毕竟每天上课,几十双眼睛盯着你,衣衫有瑕疵,形象先扣分,尽管是便装,也要穿出“工作”服的味,万不可随随便便。 如今,销售行业衣着光鲜是惯例,售楼也一样。作为局外人,我对小玲美艳的“工作服”持欣赏态度。但如果要我去她供职的楼盘买楼,可能就要费思量了:毕竟房价不是衣服,不是咬咬牙就可以买得起;就算买得起,咱工薪族用的可是“肉里分”,羊毛出在羊身上,拜托不要将服饰成本转嫁给俺买房者就好。总之,穿阿玛尼还是尼玛阿,是您的自由,买不买房,则是俺的自由。呵呵!只要不动俺那点奶酪,哪怕穿昂贵的宇航服促销,也悉听尊便啦! 4 成败不在于是否 花眼(文员)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一档真人秀节目,两名挑战者要完成种种任务、克服种种困难,奖品则是可以在世博会意大利馆穿上工作人员的PRADA制服,并参观该馆。从画面上看,胜利者最兴奋的时刻并非走进VIP通道,省下几小时的排队辛劳,也不是与馆内价值不菲的老爷车合影,或感受来自西西里岛的浪漫风情。出人意料的是,当穿上梦想中的全套PRADA时,这位长相平凡的年轻女子每根毛细血管、每个细胞,仿佛都写满了两个字:“幸福”。 由此可见,一线的魅力就是这么大:哪怕只是一套没有个性的制服,哪怕只是短暂的体验,与以往只能仰视的昂贵服饰的亲密接触,依然可以让女人感到由衷的满足。 不过,为了一套套装客串一次电视节目,对工作、对生活均无大碍,不妨偶尔为之;可只是为了一套阿玛尼的工作服,就去投简历做售楼,未免太虚荣了些。说到底,工作服只是工作时候穿穿的制服而已,牌子再响,也是老板的“固定资产”,跟自己没啥大关系,和一台电脑或者一支钢笔,并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——都只是一件办公用品罢了,只不过,有的价格高点,有的价格低点。 明白了这个道理,自然不会因为一套服装而改变职业发展规划了。而老板在选择工作服的时候,也未必一定要搞这个噱头。 同是世博会工作服,日本馆的制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:虽不是货,而且为了适应国内不景气的经济形势,还舍弃了初稿中一些华丽昂贵的设计元素,降低了成品的成本。但这套服装的设计主题很有特色,工作人员穿上后犹如一只高贵美丽的朱鹮鸟,且很适合日本女性的身材特点,所以同样广受好评。可见,、价格不是工作服的成败关键,更不应该成为取舍工作的关键砝码。 5 华服谁埋单? 金桂(职员) 豪华的万元工作服并非一无是处,比如一些品牌店,为了推出自家的品牌服装,让身材姣好的导购员穿上万元时装在店里“秀”,美女“模特”袅袅婷婷一走动,就赚来诸多青睐。 服装讲究的是模果:每次服装大赛获奖模特的行头都是天价流行;电视剧里的男女主角的服装,也有很多软广告……他们能穿得万元服装,直接和消费者打交道的导购员为什么就穿不得?有不少买衣服的人都是因为被店里或电影里的服装所吸引,心甘情愿下血本砸钱的。这种豪华工作服,事半功倍。 但是,并非所有行业都需要万元工作服。售楼处让售楼穿上万元工作服招摇,目的是和楼房品质相匹配。但其实所谓的“匹配”根本就不存在。购房者买的是房,首先看的是房子的价值和自己的收入匹配不匹配,再看房屋质量和自己的生活质量匹配不匹配。售楼穿得再富贵,也不能买一送一地把人拉家来,对消费者来说有啥用?这种东施效颦的噱头,演滥了倒把商机给耽误了。因为目前房价居高不下,是所有想买房的老百姓的心病。本来出钱买房就像割肉一般心疼,一见售楼穿得如此豪华,个感觉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,豪华服装谁埋单? 想起上个月,到一家电器行业领奖品,一进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家电器商行统一的工作服,黑色工作服,内有白衬衫,面料虽普通,但样式精巧,男女员工都透着南方人的干练,先入为主地给了我一个好印象。 现在,我们公司的人都拿豪华工作服来打趣老板:我们这个收入档次,舍不得花一万元钱制行头。老板您越俎代庖,做件好事,让大伙落件衣服穿?老板板起面孔“呸”了一声:“想得美,重工业发万元工作服,我缺心眼?” 6 哥穿的不是工作服,是寂寞 郭小郭(设计师) 公司成立5周年之际,给每位员工定制了一套西装,算是工作服。 刚开始老板严格要求,上班时间所有员工都必须着工作服。有人提出,光有西装好像还不完整,欠缺衬衫和领带呀。老板想想也是,给添置了价格不菲的衬衫和领带。有人提出,还是不完整,缺皮鞋呢。好吧,买皮鞋,一人一双。这回,大家包括老板本人从上到下、从里到外全是。 时间一长,问题来了:每人只有一套,没办法换洗。所以老板再要求,客观情况也不能不考虑,统一着装渐渐难了。不是昨天我没有着工作服,就是今天他没有着工作服。要说这工作服吧,统一才好看。有二三个另类的,就体现不出整齐美,反而别扭。 转眼,夏天来了,西装彻底穿不上了。老板没有提给员工定做夏装,员工也没人提议。 去年入秋后,我晚上到公司加班,怕受凉感冒,就从衣柜里拿出那套西装穿上。到了办公室,一起加班的几位同事齐刷刷地看向我,眼神很复杂,搞得我很是紧张了一下。看什么看,这不是工作服吗?好好的一套衣服,束之高阁,岂不浪费?可惜我的着装示范毫无影响力,整个秋天,公司里也不见有人穿工作服。看来,统一穿工作服不过是周年庆的一部分,永远成为历史了。 有一次,一位老客户开玩笑地跟我说:“还别说,工作服穿着就是不一样,我看你们公司里面这么多人,你最顺眼。”我微微一笑,戏谑地答道:“哥穿的不是工作服,是寂寞。”
上海工作服定做-职业装定制-工装定做厂家--上海旭畅服饰!
公司网站:http://sh-gzfdz.ebdoor.com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